论文重复率太高,怎么降重?
2024-06-11 16:26:34

每年年末,翟某某相关事件总会被不少学子拿出来讨论一番。如今又到了所谓的“天临之季”,网络上满是表达不满和释放情绪的声音。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些在论文重复率问题上苦苦挣扎的人们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对于毕业生来说,除了论文撰写本身,如何有效降低论文重复率成了最为头疼的问题。毕竟,只有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审核的论文,才有资格进入答辩环节。下面我就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下降重的相关内容。
一、深入理解查重系统的运作原理
要想降低论文重复率,前提是得理解查重系统是怎么运作的。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查重系统有知网、万方、维普等,其中据统计,知网查重系统的应用最为广泛。
以知网为例,它通常设有5%的误差范围。这是什么意思呢?假如检测的段落是1000字,只要其中相似文字不超过50字,就不会被判定为抄袭。但是如果同一段落中连续13个字符相同,系统就会把这部分标记为红色,判定为抄袭。了解了这个原理,我们在写作和修改论文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避免连续重复的情况出现。
比如说在引用文献的时候,很多同学可能会直接整段照搬,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连续13个字符相同的情况,从而被系统判定为抄袭。我们可以对引用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写,比如改变一些表述方式、调整句子结构等。像原文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改写为“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通过这样的改写,既能保留原文的核心意思,又能避免连续重复,降低被判定抄袭的风险。
二、明确论文查重的通过标准
关于论文查重的通过标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数值,具体的重复率要求取决于各高校的具体规定。
一般来说,本科论文通常需要低于30%才能进入答辩环节,有些要求比较严格的院校甚至要求低于15%。硕士论文的要求相对更高一些,一般要控制在10%以内。而博士论文的标准最为严格,通常需要低于5%。所以,同学们在开始降重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学校对于论文重复率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有目标地进行修改。
我有个同学,他是本科毕业生,在写论文的时候没有去了解学校的具体要求,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降重。结果他以为只要重复率低于30%就行,结果学校要求是低于15%。等他提交论文查重的时候,重复率是25%,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只能重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降重,差点耽误了答辩。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一点,提前了解清楚学校的标准,避免走弯路。
三、掌握降低论文重复率的具体方法
(一)明确降重关键在于正文
毕业论文的重复率检测主要针对的是正文部分,像封面、目录、标题、公式等非正文内容是不参与检测的。所以,我们降重的重点自然就放在正文上。查重完成后,系统会用不同颜色来标识不同的结果,红色代表重复文字,黄色代表相似文字,绿色代表不重复文字。因此红色和黄色部分就是我们降重的重点区域。
有些同学可能会在封面、目录等非正文部分花费很多时间去修改,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正文的红色和黄色区域。比如在正文里如果有大段的内容被标记为红色,那我们就要重点对这部分进行修改。
(二)利用翻译技巧改变原文面貌
虽然随着查重系统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通过翻译来改变语义的方法效果有所下降,但作为初步降重的手段,它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原文内容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比如英文、日文等,然后再把翻译后的内容翻译回中文。这样一来,句子的词汇和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复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翻译回来的中文可能会存在不够流畅的问题,而且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词汇可能会丢失。所以,翻译后的内容还需要我们自己进行审核和修改。
例如对于一些专业术语,我们需要确保翻译准确,并且在修改后能够符合论文的专业性要求。比如在一篇医学论文中,有“心肌梗死”这个专业术语,如果翻译不准确,可能会变成其他意思,从而影响论文的专业性。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医学词典或者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三)自行检测并降重
我们可以利用免费查重软件先行检测论文。虽然免费查重软件的准确度可能不高,但它足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内容需要修改。根据查重软件的提示,我们重点修改红色部分。如果发现翻译后的内容仍然被标记为重复,那就说明翻译降重的方法在这部分已经不再有效,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这部分内容。修改完成后,再用免费软件进行检测,如果重复率还是很高,就继续修改。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修改方法:
1. 同义词替换
我们可以利用Word或WPS的“替换”功能,将红色部分中的词语进行同义替换。这是一种比较基础的降重手段,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
比如将“重要”替换为“关键”“核心”等,将“研究”替换为“探究”“探讨”等。通过同义词替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句子的表述,降低重复率。例如“这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替换为“这项探究具有关键意义”。
2. 调整句子结构
改变引用文献的句子或段落结构也是一种有效的降重方法。我们可以将被动句改为主动句,或者对词语、句子的顺序进行前后调整。
例如“这项研究被很多学者关注”可以改为“很多学者关注了这项研究”。通过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从而降低与原文的相似度。再比如“在过去的几年里,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可以调整为“科技在过去的几年里发展得十分迅速”。
3. 插入新词汇
在连续的词语中插入新的词汇,能够打破系统的连续重复检测规则。
比如在“经济发展”中间插入“快速”,变成“经济快速发展”。这样简单的插入操作,可能就会让系统无法识别为重复内容。再比如“文化交流”可以变成“多元文化交流”。
经过多次修改后,大部分内容应该已经转换为我们自己的语言,重复率也会显著降低。建议大家将重复率降至学校要求标准以下再提交检测,这样可以提高通过的几率。
四、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查重系统
各高校使用的查重系统可能不同,知网、万方、维普等系统的数据库是相互独立的,知网的查重结果并不代表其他系统的结果。
所以,我们在选择查重系统时,一定要先了解学校使用的是哪种。如果学校使用的是知网,而我们一直用其他免费软件进行检测和降重,可能最终的查重结果会有很大差异,导致无法通过学校的检测。因此为了确保论文能够顺利通过查重,我们最好在最后使用学校指定的查重系统进行检测。
曾经有同学因为没有注意这一点,一直用免费的查重软件检测,重复率看起来很低,结果用学校指定的知网查重时,重复率很高,最后只能临时抱佛脚,非常狼狈地进行再次降重。
(二)规范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必须规范,我们要使用交叉引用。如果因为格式不规范导致系统无法识别引用部分,那么这部分就会被计入重复率。
同时虽然标注引用的部分不计入重复率,但我们也不应该大段复制他人文章,以免被认定为学术不端。最佳的做法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他人观点,并标注引用。
比如当我们引用某篇文献中的观点时,不要直接复制原文,而是理解其核心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最后在引用处标注出文献的出处。这样既能体现我们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又能避免重复率过高的问题。
降低论文重复率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要注意各个环节的细节。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相信一定能够顺利通过论文查重,进入答辩环节。希望每一位毕业生都能顺利完成自己的论文,开启新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