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论文摘要?这个万能公式你一定要知道!
2024-10-16 16:21:41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会在论文摘要部分“卡壳”。想要写出一个精准、简练且内容全面的摘要,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自己回想起当年读书写论文的时候,也感慨摘要部分常常是导师要求反复修改的重点。下面我就来详细和大家聊聊论文摘要的相关内容,还会分享一个通用的撰写公式,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摘要撰写的困扰。
一、论文摘要的重要性
论文摘要是论文正文核心内容的高度提炼,它就像是论文的“精华版”,概括了研究的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成果以及研究的价值。摘要存在的核心目的,就是让读者能够快速地把握论文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科研文献数量如潮水般涌来,读者根本不可能每一篇论文都去精读。这时候,摘要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阅读摘要,读者就能在短时间内判断这篇论文是否值得深入阅读,从而便于检索和筛选,大大提高了文献的利用效率。可以说,摘要就是论文的“门面”,一个好的摘要能够吸引读者进一步探究论文的内容。
虽然摘要在论文中的位置是开头部分,但我建议同学们在完整论文完成后才开始撰写摘要。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在完成整篇论文的撰写之后,我们对论文的核心观点和主题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文章的结构也更加明了。就好比建房子,只有房子全部建好,我们才能清楚它的整体布局和特色,然后精准地提炼出房子的关键信息。摘要的撰写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在论文还未完成时就写摘要,很可能会出现摘要与正文内容不符或者摘要无法准确概括正文的情况。
二、摘要的撰写技巧
(一)内容陈述要简洁明了
摘要应当简洁明了地陈述研究的目标、实验手段、成果以及结论,其中成果和结论是重点。我们要像讲故事一样,用最简洁的语言把研究的关键信息传达给读者。
在描述研究目标时,要直接说明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为了应对什么问题或者实现什么目标而开展的研究。比如在描述一个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时,可以说“在传统燃油汽车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减少碳排放、推动可持续交通发展的目标,开展了本次研究”。对于实验手段,简单概括采用了哪些方法就可以,不需要详细描述具体的操作步骤。例如“采用了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方法”。而成果和结论部分,要突出重点,把最重要的发现和观点呈现出来。比如“最终得出新能源汽车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的结论”。
(二)避免使用复杂元素
在摘要中,通常不应使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通用符号和术语。这是因为这些元素可能会造成读者的理解困难。摘要的受众是广泛的,可能包括不同专业背景的读者。如果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元素,就会限制读者的范围,不利于信息的传播。
我们要确保摘要能够被尽可能多的人轻松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比如在描述一个化学研究时,如果在摘要中使用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对于非化学专业的读者来说,可能就会一头雾水。所以,我们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研究内容,让更多人能够读懂摘要。
(三)明确各部分内容
摘要需要明确描述研究的主体和范围,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研究的主体和范围就像是划定了一个“圈子”,让读者知道这项研究是关于什么领域、针对哪些对象进行的。例如“本文对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这里就明确了研究主体是城市老年人,研究范围是他们的健康状况。
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则是实现研究目标的途径,它能让读者了解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比如“采用了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让读者知道研究是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的。而结论是研究的最终成果,是读者最关心的部分之一,要清晰、准确地表述出来。比如“最终得出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结论”。
(四)精确概括全文
摘要是一篇文章的精粹,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即可了解文章的主旨。因此论文摘要需要精确概括全文,避免冗余,每个字都应当经过精心斟酌。
我们要像一个精明的“筛选者”,把论文中的核心信息筛选出来,去掉那些不必要的内容。可以在写完摘要后,反复阅读,看看有没有可以删减或者修改的地方,让摘要更加精炼。比如在描述研究过程时,如果有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可以直接删除,只保留关键的信息。
(五)位置与篇幅
摘要可以单独一页置于题名页之前,学术论文的摘要通常位于题名和作者信息之后,正文之前。尽管摘要的篇幅不长,但撰写过程同样需要技巧。
一般来说,中文摘要约300字,英文摘要约250个单词。在这么有限的篇幅内,要把研究的关键信息都呈现出来,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内容,突出重点。我们可以先列出研究的关键信息,然后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确保在有限的篇幅内能够传达出最核心的内容。
三、一个通用的摘要撰写公式
了解了摘要的重要性和撰写技巧之后,下面我将分享一个通用的撰写公式,这个公式适用于不同类型或专业的论文摘要撰写。
(一)公式内容
摘要应具备高度的概括性,语言简明扼要。同时为了便于国际交流,通常需要提供中英文对照。摘要的撰写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 研究目的:在XX背景下,为应对/实现XX目标。
这里的“XX背景”是指研究所处的大环境,比如当前的社会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学术研究现状等。“应对/实现XX目标”则明确了研究的具体指向,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还是为了达成某个成果。
例如在当前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为应对企业数据安全面临的挑战,实现企业数据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目标。通过这样的表述,让读者清楚地知道这项研究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开展的,以及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2. 研究内容:本文对XX进行了研究。
“XX”就是研究的主体和范围,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现象、问题等。比如本文对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或者本文对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明确研究内容能够让读者快速了解研究的方向。
3. 研究方法:采用XX方法。
这里要概括性地说明研究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比如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
例如采用实验研究法,对不同算法在图像识别中的准确率进行测试;或者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满意度数据。通过说明研究方法,让读者了解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 研究成果:最终得出XX结论。
“XX结论”是研究的核心成果,要突出研究的重要发现和观点。这个结论可以是理论上的突破,也可以是实践中的应用成果。
比如最终得出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的结论;或者最终得出优化社交媒体使用时间可以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结论。研究成果是摘要的重中之重,能够让读者了解研究的价值。
(二)示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示例:
在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应对传统教育方式难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挑战,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本文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和教学实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教育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首先用三到五句话概述研究背景,并引出论文的主要目的。在这个示例中,“在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应对传统教育方式难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挑战,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就是对研究背景和目的的阐述。通过这样的表述,让读者清楚地知道这项研究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开展的,以及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接着,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概括性地介绍所进行的研究工作。“本文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就明确了研究的主体和范围。
其次详述本研究采用的技术和方法,解释这些方法是如何帮助实现研究目标的。“通过文献调研和教学实验”说明了研究采用的具体方法。文献调研可以让研究者了解该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教学实验则可以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研究方案的有效性。
第三,讨论研究成果,详细阐述通过研究取得的成效,以及这些成果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教育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突出了研究的成果和意义。让读者知道这项研究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对该领域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三)遵循公式的好处
遵循这一通用模板,摘要的撰写将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这个公式就像是一个“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和结构。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把相应的信息填充到这个框架中,就可以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摘要。
而且,这个公式涵盖了摘要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能够确保我们不会遗漏关键信息。无论是理工科的研究论文,还是文科的学术论文,都可以使用这个公式来撰写摘要。它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撰写优质摘要的大门。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掌握了论文摘要的重要性、撰写技巧和通用公式,相信大家在论文写作中一定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摘要,祝大家在论文写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