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怎么写?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6-14 16:26:30

撰写论文摘要是一项既关键又具挑战性的任务。本质上,它是提炼文章核心观点的过程,要求我们用简洁有力的文字精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一个优质的摘要如同文章的精华浓缩版,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迅速把握文章要义,进而决定是否深入阅读全文。所以,在科研论文写作中,撰写摘要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接下来,我将详细讲解论文摘要的相关知识,涵盖定义与构成、种类以及撰写技巧和注意事项。
摘要的定义与构成
摘要,也被称作概览或内容摘要,是对科研论文核心内容高度提炼和概括的产物。在国际学术会议以及期刊论文的筛选过程中,摘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辑和评审人员往往首先查看摘要,以此初步判断论文是否有进一步阅读和评审的价值。对于读者而言,摘要也是判断是否需要阅读全文的重要参考依据。
摘要具有简明扼要、信息丰富、结构独立等特点,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研究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这部分主要阐述研究提出的大环境,以及该研究议题的意义所在。以某种新型药物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效果研究为例,我们需要说明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危害程度以及目前现有治疗方法存在的不足等。比如某些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而现有的治疗方法可能存在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等问题,此时开展新型药物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凸显了该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的目的
明确指出开展这项研究想要达成的目标。可能是为了验证某个假设,开发一种新的技术,或者探索某种现象背后的原因等。继续以药物研究为例,其目的可能是验证该新型药物在治疗该疾病方面是否比现有药物更有效、更安全。这是整个研究的出发点,为后续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奠定基础。
采用的研究方法
详细说明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方法、分析工具等。在药物研究中,可能会涉及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的具体设计方案,以及采用哪些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等。例如在动物实验中,我们如何选取实验动物、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临床试验中,如何招募患者、进行分组和治疗等,同时采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主要的研究成果
呈现研究得到的重要发现和结果,这些结果应具体、明确,能够体现研究的价值。在药物研究中,可能会给出新型药物在临床试验中的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具体数据。比如新型药物在临床试验中的治愈率达到了[X]%,明显高于现有药物的[X]%,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仅为[X]%,这些具体的数据能够直观地展示研究成果的价值。
研究的结论
基于研究成果得出的总结性观点,结论要与研究目的相呼应,回答研究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如经过研究得出新型药物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安全性良好等结论。这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和升华,让读者清楚地了解研究的最终成果和意义。
摘要的种类
报道型摘要
报道型摘要,也称为信息型摘要或资料型摘要。其核心目的是全面而简洁地总结论文的研究目标、采用的手段、关键的数据和研究的结论。如果论文中涉及新的研究方法,摘要中还需解释其原理和应用范围,为读者提供定量与定性的信息。由于其信息的完整性,这种摘要通常可以部分替代阅读全文的需求。
例如在一篇关于新材料性能研究的论文中,报道型摘要可能会详细说明研究的目标是测试新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强度和韧性;采用的手段包括实验室模拟高温环境和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关键数据会列出新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强度和韧性数值;研究结论则会明确指出新材料是否满足特定的工程应用要求等。读者通过阅读这样的摘要,能够对论文的核心内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指示型摘要
指示型摘要,也称为说明型摘要、描述型摘要或观点摘要。它通常用简短的语句概括论文的核心主题,而不展开详细的论据和结论。这种摘要多用于综述性文章或会议报告,帮助读者快速判断是否需要阅读全文,常见于理论性和评论性较强的论文。
比如一篇关于文学批评理论发展的综述性文章,指示型摘要可能只是简单提及文章探讨了文学批评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以及主要流派的观点,但不会详细阐述各个流派的具体理论内容和发展过程。读者通过这样的摘要,可以快速判断该文章是否与自己的研究兴趣相关。
报道 + 指示型摘要
报道 + 指示型摘要是将报道型摘要和指示型摘要的特点结合起来,突出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并以指示型摘要的形式处理其他内容。这种摘要既包含研究的背景和动机,也包含研究的方法和数据的分析,便于读者参考和验证。这类摘要常见于学位论文和专项研究报告。
以一篇学位论文为例,可能在摘要开头用指示型摘要的方式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详细报道研究的方法、关键数据和重要结论,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研究的核心内容。
摘要的撰写技巧与注意事项
总体准则
避免包含常规知识和重复引言内容
在撰写摘要时,要避免包含本学科领域内大家都熟知的常规知识。因为读者既然阅读该领域的论文,对这些常规知识是有一定了解的。同时也不要重复引言中的内容,引言部分已经对研究背景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摘要应重点突出核心内容,而不是简单重复。例如在一些基础学科的研究中,一些基本的定理和概念是该领域研究者都熟悉的,在摘要中就无需再提及,应将重点放在研究的创新点和成果上。
不重复标题信息,避免列举实例和使用注释
标题已经概括了论文的主要主题,摘要中就不要再重复标题中的信息。另外摘要要简洁明了,不要列举具体的实例,因为实例在正文中会有详细说明。同时也不要使用注释,以免影响摘要的连贯性和简洁性。比如如果标题是“新型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摘要中就无需再次强调“新型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这一主题,而是应聚焦于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成果。
避免不必要的引用,采用第三人称撰写
除非用于证实或反驳已有文献,否则应避免引用。因为摘要主要是呈现自己的研究内容,过多引用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并且,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避免使用“作者”“本文”等作为主语,使摘要更具客观性和专业性。例如在描述研究成果时,应说“研究发现……”而不是“作者发现……”或“本文发现……”
具体要点
避免使用数字表达式、图像和表格
除非必要,避免使用数字表达式,因为过多的数字可能会让摘要显得繁琐。同时也不要插入图像和表格,摘要应该以文字形式简洁地表达核心内容。比如在描述研究成果时,如果数据较多,可以用文字概括其趋势和主要特征,而不是罗列大量的数字。
使用标准化术语,减少文学修饰
要使用标准化术语,避免使用非公认符号和术语,这样可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摘要的内容。同时要减少不必要的文学修饰,保持摘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例如在医学研究中,应使用医学领域公认的术语来描述疾病和治疗方法,避免使用一些模糊或不规范的表述。
呈现缩略语、简称、代号
正文中首次出现的缩略语、简称、代号,在摘要中也应该一并呈现。因为读者可能不熟悉这些特殊的表述,在摘要中呈现可以帮助他们准确理解摘要的内容。比如在一些专业领域的研究中,会使用一些特定的缩略语,如“DNA”“RNA”等,在摘要中首次出现时,应给出其全称,方便读者理解。
撰写论文摘要需要我们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掌握好摘要的定义、种类以及撰写技巧和注意事项,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摘要,为论文增色添彩。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撰写论文摘要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