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文献综述撰写要领
文献综述撰写风格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分享

2025-06-11 16:26:14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分享

文献综述在学术研究里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它不仅能助力我们梳理研究领域的现状,更为后续研究筑牢基础。之前我们探讨了文献综述创作的常见误区,今天就来详细分享一些文献综述写作中值得采纳的技巧。

一、撰写要领

(一)归纳总结

文献综述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基于大量文献阅读,对其进行整合与概括。我们得广泛阅读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深入分析,构建研究领域的全局视图。

在撰写过程中,有两种实用策略:

1. 时间轴整理:若前期梳理文献是以时间为主线,写作时也可依此思路。可以选择由近及远,也能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呈现该主题在学术界的研究历程。比如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早期只是简单的医学数据处理,如今已发展成智能诊断系统。通过时间轴梳理,能清晰展现该领域的发展脉络。这种方法能让读者直观了解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尤其适用于具有明显时间发展特征的研究主题。以癌症治疗方法的研究为例,从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到后来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按照时间顺序呈现,能让读者清楚看到癌症治疗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方向。

2. 专题模块组织:把研究主题细分为若干小范畴,有针对性地讨论。以研究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为例,可以分别探讨社交媒体的发展轨迹、国内网民数据的变化趋势、社交媒体在日常生活的作用以及其对人交往的影响等方面。这样能使综述更有条理,每个专题模块都能深入探讨特定方面。不过,通常按时间顺序写作更易执行和理解,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能让读者更易跟上研究的发展节奏。例如在研究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时,按专题模块可以分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管理政策、市民出行习惯等方面进行讨论,但按时间顺序则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阶段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变化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的演变。

(二)评论结合

撰写文献综述时,要避免单纯的文献罗列和文字堆砌。虽然其基础是众多参考文献,但目的绝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我们在吸收和整合学术信息时,还需提出自己的客观看法,实现述与评的平衡。

提出个人观点要恰到好处,既要充分展现思考,又要巧妙融入客观叙述,避免过多主观臆断。比如在综述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文献时,介绍不同学者观点后,分析其优缺点,结合自身思考提出综合性看法。有的学者强调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有的关注教育机会的均等性,我们可客观分析两种观点的侧重点,提出对教育公平更全面的理解,如教育公平不仅包括资源和机会公平,还应考虑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平等。再如在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综述中,不同学者可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有不同观点,有的主张原真性保护,有的提倡开发性保护,我们就需要分析这些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见解。

二、撰写风格

(一)引言与主题

文章开头的引言部分至关重要,要先介绍研究主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读者明白为何该主题值得研究。同时梳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概述各篇文章及其作者间的异同。不同文章观点虽有差异,但往往相互补充,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引言的目的是阐述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当前讨论热点、代表性作者及其不同观点。通过比较不同作者观点挖掘共通性与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议题。例如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A类作者侧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影响,B类作者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分析比较两类作者观点差异,找出共同点,如都认为气候变化会对农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中心议题,如如何综合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多方面影响。在研究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时,不同学者可能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有的关注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数量的影响,有的关注对就业岗位结构的影响,我们通过引言部分的分析,就可以提出如何引导人工智能与就业市场协调发展等中心议题。

(二)结构与撰写

文献综述的结构和研究性论文有所不同。研究性论文更注重研究方法与结果,而文献综述需向读者呈现与主题相关的详细信息、动态、进展与展望。下面详细描述文献综述的结构:

1. 综述题目:题目应简洁明了,准确反映综述的主题和范围。好题目能吸引读者注意力,让其快速了解核心内容。例如“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清晰表明研究主题是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且是综述文章。如果题目过于模糊或冗长,读者可能难以快速把握文章的重点。

2. 作者单位:提供作者所属机构,增强文章权威性。读者可通过作者单位了解研究背景和资源,更好评估文章可信度。比如来自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作者,其研究可能更具专业性和可靠性。

3. 摘要: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目的、方法和结论。摘要如同文章精华版,让读者短时间了解核心要点。一般字数不宜过多,控制在几百字以内。例如一篇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文献综述摘要,可以简述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是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方法是综合分析多篇相关文献,结论是提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等。

4. 关键词:列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方便读者检索。关键词是文章重要标识,助读者在海量文献中快速找到综述。选择时要选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词汇。如在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文献综述中,关键词可以选择“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城市治理”等。

5. 前言:介绍选择该主题的原因,说明主题背景,阐述撰写目的。还要概括主要部分,总结全文。它介绍写作目的,定义相关概念,界定综述范围,概述问题现状或争议焦点,引出核心主题。比如撰写关于共享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前言可说明选择该主题是因共享经济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且影响广泛,定义共享经济概念,界定综述范围是全球共享经济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概述当前共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争议焦点,如监管难题、盈利模式等问题,引出核心主题,即对共享经济发展的全面综述。

6. 主题:主题部分是综述核心,写作方式灵活,无固定格式。可按年代、问题或观点综述。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对收集文献归纳、整理、分析比较,详细阐述主题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并客观评价。例如按年代综述新能源汽车发展,可分别介绍不同时期技术发展、市场规模和政策支持等情况;按问题综述可探讨电池技术、续航里程、充电设施等问题;按观点综述可介绍不同学者对发展前景的看法。在研究网络文学发展的文献综述中,按年代可以分为网络文学的起步期、发展期、繁荣期等阶段进行阐述;按问题可以分析网络文学的内容质量、版权保护、读者群体等问题;按观点可以介绍不同学者对网络文学的价值和未来走向的看法。

7. 总结:总结部分类似研究性论文小结,对全文主题简要回顾,列出主要研究者及其贡献,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见解。在总结新能源汽车发展文献综述时,回顾发展历程,列出在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等方面有重要贡献的研究者和机构,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看法,如可能朝智能化、共享化方向发展等。在研究海洋生态保护的文献综述总结中,可以回顾海洋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列举在海洋生态保护研究和实践中做出贡献的学者和组织,对未来海洋生态保护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如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推动海洋生态保护的国际合作等。

8. 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至关重要。可通过知网等学术平台一键导出参考文献,具体导出方法在相关教程有说明。同时文献选择要考虑学者观点的争议性,避免为论文写作埋下潜在争议或错误。比如引用关于某疾病治疗方法的文献,要综合考虑不同学者观点,不能只引用支持某一种治疗方法的文献,而忽略其他可能观点。在研究教育改革的文献综述中,要全面引用不同学者对于教育改革的不同观点和建议,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种改革模式。

写好文献综述需掌握要领和风格,通过归纳总结、评论结合,合理安排引言、结构等方面,才能写出高质量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希望这些小技巧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