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
文献筛选
论文提纲审阅

新手写论文,有哪些必须知道的“幕后”知识?

2024-06-26 16:26:24

新手写论文,有哪些必须知道的“幕后”知识?

作为初次撰写论文的学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其实存在不少起初未曾了解到的“幕后”知识,而这些知识对论文的质量和撰写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来详细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实用的“幕后”知识。

并非所有文献都具备学术价值

很多新手在学术研究时,对知网怀有极高的敬意,觉得只要能被知网收录的论文,就一定具有卓越的学术价值。我曾经也有这样的认知误区,不过在一次选题讨论会上,导师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导师提醒我,在选择参考文献时,一定要格外留意文章的引用次数,优先挑选引用频次较高的文献。

当下的学术环境较为复杂,有些文献可能并非凭借其本身的学术价值,而是通过资金投入等方式获得了知网的收录。这类文献往往在学术圈内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如果我们在撰写论文时引用了这样的文献,不仅可能无法增强论文的说服力,还可能让论文的质量大打折扣。

为了确保论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我们应该对文献进行严格筛选,选择那些真正经过同行评审、被广泛引用的文献。同行评审是学术界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估的重要环节,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献通常在研究方法、数据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保障。而被广泛引用则说明该文献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其研究成果更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比如在经济学领域,一篇引用次数极高的经典文献,往往是经过众多学者检验和认可的,它所提出的理论和观点更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我们在撰写相关论文时,引用这样的文献,能让我们的论文更具说服力。

除了知网,其他平台同样拥有学术性文献可供借鉴

中文资源

1. 维普、万方:这两个平台都是国内重要的学术资源库,它们与知网一样,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大量学术资料。维普在科技期刊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如果你是研究理工科相关课题,在维普上可能会找到很多有价值的科技期刊论文。而万方则在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方面表现出色。比如你想了解某个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成果,万方上的会议论文可能会给你提供很多新的思路和观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在这两个平台上搜索相关的文献,说不定能找到一些在知网没有收录的有价值的资料。

2. 谷歌学术、iData网站、国家数字图书馆:这些平台同样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料。谷歌学术是一个全球性的学术搜索引擎,它可以搜索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文献,包括中文文献。而且谷歌学术和iData甚至支持免费下载文献,这对于不在校园,无法使用学校图书馆资源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便利。我有个朋友在家进行论文研究,无法使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就是通过谷歌学术和iData下载到了很多有用的文献。国家数字图书馆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数字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中文图书、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源,我们可以通过注册账号的方式,免费获取其中的部分文献。

外文资源

  • sci - hub网站: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外文文献下载网站。在学术研究中,外文文献是我们了解国际前沿研究动态的重要途径,但很多外文文献需要付费才能下载,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sci - hub网站则可以帮助我们免费下载大量的外文文献。不过,由于版权问题,有时该网站可能会无法访问,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找sci - hub的镜像站点来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sci - hub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我们也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学术道德规范。比如在使用这些下载的外文文献时,要正确引用,不能抄袭。

文献阅读不必逐字逐句

初读文献时,很多人可能会逐字逐句地阅读整篇文章,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文献的内容。但实际上,这种阅读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信息过载,让我们抓不住重点。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摘要

摘要就像是论文的一个缩影,它能提供论文的整体结构,展现论文的完整要素。通过阅读摘要,我们可以快速捕捉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关键信息。在筛选文献时,我们可以先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该文献是否与我们的研究相关,是否值得进一步深入阅读。如果摘要中的内容与我们的研究主题契合度较高,我们再详细阅读全文。比如我在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时,通过阅读摘要,就能快速判断一篇文献是否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否对我的论文有帮助。

开头

研究背景通常位于文章的开头部分,它有助于我们理解课题的缘起与动机。通过了解研究背景,我们可以深化对研究领域细分领域的认识,同时也能验证自己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研究主题已经在该文献的研究背景中被提及,并且该文献已经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方向,寻找新的研究切入点。比如我原本想研究某种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在阅读文献开头的研究背景时,发现已经有很多文献对这种传统治疗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我就及时调整了研究方向,转向研究该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

总结

这里所说的总结,不只是文章整体的总结,每个章节和段落的结尾或开头也需要我们留意。因为论文具有系统性,结论往往出现在这些位置。在阅读文献时,我们要及时记录下关键结论,因为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这些内容会被频繁引用。通过记录关键结论,我们可以在撰写文献综述时更加高效地组织语言,避免重复阅读文献。比如在阅读一篇关于教育改革的文献时,每个章节结尾的总结部分都提到了不同阶段教育改革的成果和问题,我把这些关键结论记录下来,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就能快速地将这些内容整合进去,提高了写作效率。

完成论文提纲后,先让导师审阅确认,再着手撰写初稿

论文正文是根据提纲框架进行撰写的,如果提纲有变动,正文也需要相应调整。因此提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整体结构和逻辑。当我们在撰写提纲时遇到困难,可以参考一些论文写作网站。这些网站有时能根据题目自动生成提纲,虽然我们不一定直接采用这些提纲,但可以借鉴其思路来完善自己的提纲。

完成提纲后,最好先让导师审阅确认。导师在学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帮助我们发现提纲中的不足之处。例如导师可能会指出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否合理,研究方法是否可行,提纲的结构是否清晰等问题。通过导师的指导,我们可以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避免在撰写初稿时出现重大偏差,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撰写效率。我之前写论文时,完成提纲后就直接开始写初稿,结果写了一半发现提纲存在很多问题,研究方向也不太合理,只能重新调整提纲和思路,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后来我吸取教训,完成提纲后先让导师审阅,根据导师的建议进行修改,再开始写初稿,整个写作过程就顺利了很多。

对于新手来说,掌握这些论文写作的“幕后”知识,可以让我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完成高质量的论文。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后续我也会持续为大家带来更多论文撰写的实用指南,敬请关注。